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安徽亳州利辛天气_安徽亳州利辛天气预报最新

tamoadmin 2024-07-08 人已围观

简介1.利辛县人结婚有什么习俗2.毫州叫什么3.关于谷雨的诗句谚语灯光璀璨——亳州之夜亳州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9℃,平均日照2184小时,平均无霜期213天,平均年

1.利辛县人结婚有什么习俗

2.毫州叫什么

3.关于谷雨的诗句谚语

安徽亳州利辛天气_安徽亳州利辛天气预报最新

灯光璀璨——亳州之夜

亳州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9℃,平均日照2184小时,平均无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

水文

亳州辖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涡河左岸自谯城区牛集镇灵子门行政村代桥自然村首先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蒙城县移村集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173公里,流域面积4039平方公里;西淝河自谯城区淝河镇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利辛县展沟镇出境 入凤台、颍上县界,境内长123.4公里,流域面积1871平方公里;茨淮新河自利辛县大李集镇入境,向东流经利辛县境南部,至蒙城县邹楼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66公里,流域面积1401平方公里。

亳州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畜产品、商品用材林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截至2013年,全市土地总面积852258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707929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24790公顷,未利用地面积19539公顷。地下煤炭、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7亿吨,其中煤炭储量达47.23亿吨。全市水资源总量26.56亿立方米。中药材种植40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52.28千公顷。

利辛县人结婚有什么习俗

属于中国安徽省亳州市

蒙城县简介: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淮北平原中部,隶属亳州市,位于北纬32°55′29″~33°29′64″,东经116°15′43″~116°49′25″之间,东邻蚌埠市怀远县,西靠利辛县、涡阳县,南接淮南市凤台县,北接淮北市濉溪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始建于殷商,是一代先哲庄子故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曾在此挂职担任副县长。是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蒙城县面积2091平方公里,耕地230万亩,辖15个乡镇、2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和1个林场,户籍人口总户数341994户,总人口1424421人(2016年末)[1]。境内有庄子祠、文庙、万佛塔等景点,曾获得“中国楹联之乡”、“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林业百佳县”等称号。

地形地貌

蒙城县境位于华北平原南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地面高程由29.5米降至21米,端差8.5米,坡降1/8500,沿涡河区域为黄泛冲积平原,北淝河、芡河流域属河间侵蚀平原。有万亩以上碟状封闭型湖洼地42处,岛状山丘12座,庄户高地(古村、镇遗址)1000余处,涡淝与涡芡之间两条分水带。

气候

蒙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8℃,年平均降水量732.63毫米,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年无霜期21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1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2%,气温最佳时间为3~6月份和9~11月份。总的气侯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夏雨集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丰富。灾害性天气以旱、涝、霜、冻、龙卷风、冰雹为主。

毫州叫什么

利辛县的婚娶习俗包括以下步骤:

1. 传承古代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

2. 实行封建包办婚姻,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男女无权自主。

3. 男女定婚,有“小红媒”(娃娃亲)和“大红媒”(成年定亲)等环节。

4. 结婚当天,新郎不用亲自迎娶,而是由媒人或“押轿孩”代劳。

5. 结婚时,新娘会穿上礼服出嫁,但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6. 在结婚当天,所有参加订婚、结婚的在场人士都不可煽扇子。

7. 新娘出嫁的时候,会哭,这叫留下“水头”旺女家,有越哭越发之意。

这些都是利辛县的婚娶习俗,如果你对具体情况有更多兴趣,可以询问当地的专业人士。

关于谷雨的诗句谚语

毫州为亳州(bó zhōu)的误称,很多人看到亳州(bó zhōu)都把“亳(bó)”当成“毫(háo)米”的“毫”字,两字仅一笔之差,而且极为相近,“毫(háo)”比“亳(bó )”下多一笔,一为“毛”,一为“宅”去掉宝头。 毫州市地理位置  亳州 亳州已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亳”字甲骨文为“ ”。《说文大字典》解为:“商汤所都,京兆社陵亭也,从高省乇声”。“乇” 《说文大字典》释: “原义草叶也,从 穗,上贯一,下有根,象形”,读作 “zhe”,由此可见,亳的本义为生长着茂盛庄稼的高地,商初水害和粮食是涉及到国家根基的两大问题。因此所选建都之地必然是肥沃的高地。 夏时亳州属豫州,曾是帝喾(高新氏)的国邑。周初是神农氏后裔的封地,置焦国。春秋时期,焦属陈国。陈于此建焦城,后楚灭陈,筑谯城(今谯城区)。谯夷所辖区域扩大到苦(今涡阳县)、蒙(今蒙城县)及周边地区。秦时置谯县,属砀郡。汉时先后属豫州、沛国治。建安末年设谯郡。魏皇初2年(221)封谯郡为 “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 “五都”。西晋时,谯是谯国治所,北魏正始4年(507)为“南兖州”治所,北周大象元年(579),改南兖州为亳州,治所不变,亳州之名始于此。隋大业3年(607)又改亳州为谯郡。唐武德4年(621),谯郡更名为亳州,为“十望”州府之一,下辖谯、临涣、酂、城父、鹿邑、蒙城、永城、真源8县。宋时亳州属淮南路,金时属南京路,下辖6县5镇。元时亳州属归德府(今商丘),下辖6县。元至正15年(1355),刘福通起兵反元,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 “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至此亳州正式成为 “三朝”古都之地。明朝初年亳州一度为县,属颍州。弘治9年(1496),又升县为州。清初亳州属安徽布政使司直辖。1864年清廷镇压捻军后,析亳州、宿州、蒙城、阜阳、各一部设涡阳县。1912年国民政府降亳州为亳县,由省直辖。1964年,决定从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各划出一部成立利辛县。1986年决定撤销亳县建制,设立亳州市(县级)。1998年收归省直辖(副地级)。2000年正式设立地级亳州市,下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 亳州全境跨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长约150公里,宽约90公里。辖境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仅东部有龙山、石弓山、齐山、狼山、双锁山等10余处石灰岩残丘分布;整个亳州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东南微倾。西北部谯城区詹楼地势最高,海拔42.5米;东南以利辛县展沟南部最低,海拔22米,相对落差20.5米。由于受河流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形成平原中岗、坡、碟形洼地相间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土壤主要是砂礓黑土,其次是潮土、棕壤土类,并有少量石灰土在涡、蒙两县的山丘周围分布。 全市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7℃,平均日照2320小时,平均无霜期216天,平均年降水量822毫米。 亳州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大风、冰雹、干热风、低温、霜冻等。旱、涝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辖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 毫州花戏楼、芡河等。涡河自谯城区安溜镇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蒙城县移村集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173公里,流域面积4039平方公里;西淝河自谯城区淝河镇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利辛县展沟镇出境入凤台、颍上县界,境内长123.4公里,流域面积1871平方公里;茨淮新河自利辛县大李集镇入境,向东流经利辛县境南部,至蒙城县邹楼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66公里,流域面积1401平方公里。 贯通黄淮的涡河,两岸数百里一马平川,土地肥沃,平垠丰饶,是古代农耕文明的最好平台。1986年,亳州市被批准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这自然是亳州人引以为傲的盛事。20多年来,有思想的亳州人自豪之余往往产生一种惶惑:亳州文化到底辉煌在何处?它的历史文化遗存还有多少?与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相匹配的,我们有没有相应的文人群体?一句话,我们对亳州历史文化有一个怎样的系统概念?希望采纳 更多只是就在 关于谷雨的谚语和诗句有哪些

诗句有以下: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谚语如下: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难种田。

锄麦地皮干,麦子不上疸。

条锈成条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紫斑。

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谷雨有雨棉花肥,谷雨有雨好种棉。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2.关于谷雨的谚语和诗句有哪些 谷雨的来源

每年4月19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其名称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谷雨是农业上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谷雨的有关谚语

1、谷雨前后见家吉(鱼), 2、家有闲地,种芝麻黍稷。3、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4、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5、谷雨种棉家家忙。6、小麦要浇孕穗水,查治火龙和黄疸。7、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8、三月种瓜结蛋蛋,四月种瓜扯蔓蔓。9、谷雨下秧,大致无妨。10、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11、不怕棉儿小,就怕蝼蛄咬。12、麦出七日直,棉出七日屈。13、过了谷雨种花生。14、闲地芝麻和黍稷,深栽茄子浅栽烟。15、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16、棉花出苗快查补,地头地边无空闲。17、杨叶哗啦,快种西瓜。18、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19、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20、玉米花生早种上,地瓜栽秧适提前,21、锄梦花,促棉发。22、要想水果挂得好,还得蜜蜂把花咬。23、高地芝麻洼地豆。24、地瓜块根长,深翻才能长。25、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26、红薯种得迟,薯似羊胡须。27、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28、纵剩树皮一窄条,加强管理死不了。29、谷怕钻心虫。30、谷锄针,豆锄瓣,31、谷雨有雨棉花肥。32、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33、谷雨前后,种瓜点豆。34、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35、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36、宁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37、谷雨有雨好种棉。38、苇藕蒲草继续栽,亲鱼育肥多产卵。39、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40、棉花播下就锄地,增温保墒地通气。41、光栽不护,坝光山秃。42、栽树不紧管,成活难保险。43、马牛猪羊饲喂好,家禽孵化科学管。44、鲤鱼鲫鱼产卵,认真育肥细管。45、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46、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47、人怕伤心,树怕伤皮。48、早黍晚麦不归家,从来不收晚地瓜。49、沙山花生土山粮。50、谷雨前结蛋,谷雨后拉蔓。51、一年甘薯半年粮。52、要想庄稼好,管理要趁早。53、果树开了花,就怕虫糟蹋,提前喷遍药,先治金龟甲。54、开花过密,适当疏掉,全部保留,空耗养料。55、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56、谷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57、棉田多锄地温升,棉苗病害能减轻。58、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59、树木栽上细管理,否则成活难保险,60、管好一塘鱼,能抵十亩粮。61、谷雨的有关谚语62、果树花过多,酌情向下捋。63、水稻插秧好火候,种瓜点豆种地蛋。64、要有红薯吃,土要挖一尺。65、骡马莫往树上拴,霎时树皮啃一片。66、田菁苜蓿沙打旺,绿肥作物种田间。67、赶潮流来堵鱼头,家吉(鱼)黄花捕莫慢。68、插秧早,不如养秧老;养秧老,不如春耕早。69、横毁树皮一整圈,不过几天就打蔫。70、及时锄梦花,有利棉根扎。71、稻怕枯心,树怕剥皮。72、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73、林木果园早喷药,花儿过密酌情剪。

关于谷雨的诗句:

《谷雨》宋代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木兰花慢》元代王恽

谷雨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某以事夺,北来祁阳道中,偶得此词以寄。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宋代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七言诗》 清代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3.关于谷雨的谚语有哪些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这是民间谚语,意思是谷雨节气到来的时候雨水滋润大地,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俗话也叫:“雨生百谷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第六节气,在4月20日或21日;表示降水明显增多,有利谷物生长。顾名思义,播谷降雨是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每年4月19日~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农谚、诗歌颇多,另有,名人以谷雨命名。

4.关于谷雨的谚语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麦不封垄,松耪不停。

风生火龙(红蜘蛛)雾生疸(锈病)。 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连续阴雨不停,小麦易生锈病。 锄麦地皮干,麦子不上疸。

条锈成条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紫斑。 谷雨种棉家家忙。

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谷雨有雨棉花肥。

谷雨有雨好种棉。 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过了谷雨种花生。

沙山花生土山粮。 高地芝麻洼地豆。

风生火龙(红蜘蛛)雾生疸(锈病)。 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连续阴雨不停,小麦易生锈病。 锄麦地皮干,麦子不上疸。

条锈成条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紫斑。 谷雨种棉家家忙。

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谷雨有雨棉花肥。

谷雨有雨好种棉。 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过了谷雨种花生。

沙山花生土山粮。 高地芝麻洼地豆。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

红薯种得迟,薯似羊胡须。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宁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早黍晚麦不归家,从来不收晚地瓜。

一年甘薯半年粮。 地瓜块根长,深翻才能长。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

红薯种得迟,薯似羊胡须。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宁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早黍晚麦不归家,从来不收晚地瓜。

一年甘薯半年粮。 地瓜块根长,深翻才能长。

要有红薯吃,土要挖一尺。

5.关于谷雨的谚语有哪些 谷雨民间谚语汇总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麦不封垄,松耪不停。

风生火龙(红蜘蛛)雾生疸(锈病)。

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连续阴雨不停,小麦易生锈病。

锄麦地皮干,麦子不上疸。

条锈成条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紫斑。

谷雨种棉家家忙。

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谷雨有雨棉花肥。

谷雨有雨好种棉。

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6.谷雨的有关谚语

“谷雨”谚语多 作者:董镜泉 “谷雨”,是取雨生百谷的意思。

它是“清明”后反映雨量变化的一个节气。历书上说,谷雨为雨生百谷,利苗生长,清净明洁也。

本节气内我区常年平均气温上升至16摄氏度以上,谚语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表明农业生产尤其是稻谷栽培进入备耕时段,农忙开始了。 谷雨,雨水足,地温高,露地的瓜菜作物要陆续下种或移植。

“稻种年年选,产量节节高”,提醒农民朋友需选好良种,开始晒种,做发芽试验等。同时,棉花要开始播种,有“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花正当时”的农谚,少数农户打算种小块棉花,自纺自用。

“谷雨,谷雨,对雨采茶。”这又是一民间谚语。

离金山只有一箭之地的苏州、杭州茶区的男女老少,在“谷雨”前,就背着箩筐上山采摘新茶,三三两两姑娘们唱起了采茶曲,歌声笑声响彻茶山。新茶上市,人们又可以品味那白毫披露、清香袭人的新茶了。

“谷雨”节气,许多花卉要开始插栽和管理,更多的春花绽花吐艳。素有“天色国香”的牡丹花来闹春了。

瞧,怒放的鲜红花朵争奇斗艳。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去尽情欣赏牡丹吧,陶醉于花的海洋中,不仅能赏心悦目,更有益于身心。

所以,民间流行着“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语,它激发人们投身到赏春的行列中去。 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和形成的带有泥土芳香的独特语言。

它随着人类进步发展而成,好记易懂,朗朗入口,生动明快,幽默俏皮,妙趣横生,一经出口,不胫而走。如平时常讲“娘好囡好,种好稻好”的谚语,启发大家春耕时光务必重视选好优良稻种,争取今年粮食丰收。

7.关于谷雨的诗句有哪些

(一) 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 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 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四)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五)节气百子歌 说个子来道个子, 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 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 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 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 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六)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七)东北农民流行节气的顺口溜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八)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署三伏天 立秋忙打淀,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又一年 (九)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正月: 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

8.关于谷雨的农谚

1、谷雨补老母。

2、谷雨不冻,马上就种,谷雨上冻,小满重种。河北 注:意指谷雨有冻,以后还可能冻,小满时须重种。

3、谷雨不冻,抓住就种。黑龙江(大庆)、内蒙古、山西(晋城) 4、谷雨不放蜂,十笼九笼空。

5、谷雨不见风,麦豆好收成。安徽(利辛) 6、谷雨不耩谷,立夏准栽薯。

河北(完县) 7、谷雨不浸,寒露不收。黑龙江 8、谷雨不开江,憋死老王八。

浙江(温州)注:“开江”,指下雨。 9、谷雨不开江,愁死老王八。

福建(福鼎) 10、谷雨菜子小满秧,六月栽苕光根根。陕西(安康) 11、谷雨蚕生牛出屋。

安徽(石台)、江苏(金湖) 12、谷雨蚕生牛出屋。上海 注:牛出屋,指牛出去耕田。

13、谷雨草子立夏秧。浙江(鄞县) 14、谷雨插好秧,夏季收满仓。

湖北(荆门)、湖南(常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