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武汉气象预警_武汉气象

tamoadmin 2024-09-25 人已围观

简介1.武汉气象站在哪2.武汉几月份开始回暖3.详细的介绍武汉的气候环境特点4.武汉市气象局的武汉市气象局简介5.武汉属于什么气候武汉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武汉气候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温、降水集中,冬季稍凉湿润等特点。武汉气候的特点: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3.0℃;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9.3℃,夏季长达135天;春秋两季各约60天。初夏梅雨季节雨量较集中,年降水量

1.武汉气象站在哪

2.武汉几月份开始回暖

3.详细的介绍武汉的气候环境特点

4.武汉市气象局的武汉市气象局简介

5.武汉属于什么气候

武汉气象预警_武汉气象

武汉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武汉气候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温、降水集中,冬季稍凉湿润等特点。

武汉气候的特点: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3.0℃;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9.3℃,夏季长达135天;春秋两季各约60天。初夏梅雨季节雨量较集中,年降水量为1205毫米。武汉活动积温在5000℃~5300℃之间,年无霜期达240天。

武汉气象站在哪

1985年12月。根据武汉市气象局的查询显示,1985年12月,在武汉市气象管理处的基础上成立了武汉市气象局,下辖东西湖、黄陂、江夏、新洲、蔡甸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6个新城区气象局,内设4个职能处室和4个直属单位。汉南区,隶属湖北省武汉市。位于武汉市西南部。长江北岸,江汉平原东向边缘,东、南与江夏区、洪山区、嘉鱼县隔江相望,西与洪湖市、仙桃市毗邻,北与蔡甸区、汉阳区接壤。

武汉几月份开始回暖

位于东湖帆船公园内。

2019年4月21日,湖北省武汉市气象局建设完成武汉首个浮标自动气象站。该气象站位于东湖帆船公园内,可测量东湖的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和水面温度7类要素,并配备有电子罗盘、GPS导航等定向、定位设备。该气象站将为帆船赛事气象保障服务、湖面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和相关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详细的介绍武汉的气候环境特点

这个地区从4月份开始回暖。

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3月底到4月初随着春季的深入,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增强。武汉地区此时进入气象学上的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昼夜温差减小,天气逐渐稳定,出现晴朗温暖的日子增多。

武汉市气象局的武汉市气象局简介

暑期,我国长江流域高温伏旱骄阳似火,沿岸的南京、武汉、重庆,被人们形象地称做“三大火炉”。

有关部门把最高气温高于32℃的日子叫“暑热日”,把最高气温高于37℃的日子叫“酷热日”,南京、武汉、重庆这3个地方历史上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在40℃以上,其中武汉为41.3℃,南京为43℃,重庆为44℃。

为何如此之热呢?一些气象学家经过考察研究,认为“三大火炉”的形成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整个伏旱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已过,高空被副热带高压控制着,高空气流在下沉时逐渐增温,平流作用微弱,风力极小,加上天空无云,碧空万里,毒辣的太阳把大地晒得发烫。大地又把高温传给空气,使气温升高,这是“火炉”形成的主要原因。二是这3座城市都在长江河谷中,位置很低,好像处在锅底一般。这里空气密度很大,稠密的大气对白天入射来的太阳辐射削弱不大,夜晚却又阻止大量地面热量向空中辐射冷却,从而使得地面难于散热,成为形成“火炉”的另一个原因。三是这3座城市均位于长江沿岸,周围水田密布,沟渠纵横,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水分蒸发很快,使空气湿度增大。关于人体对温度和湿度的感觉,有人曾做过实验: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时,气温要高到35℃以上,人才有热的感觉,但在70%-80%的相对湿度下,气温31℃,人就开始感到热了。而当相对湿度超过80%,气温29℃就是闷热的指标温

武汉属于什么气候

全市气象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武汉、和谐武汉、幸福武汉的建设需求,突出做好大城市公共气象服务保障,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气象”的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坚持主导,加强部门联动,扩大公众参与,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正确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全面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四个能力”(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能力),促进了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武汉市气象局实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与本级人民双重领导,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为主的管理体制,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领导下,根据授权承担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湖北省实施〈气象法〉办法》赋予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机构规格为市属局级(副厅级)。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地方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2.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的汇总、分发;加强气象综合观测业务运行工作,提高综合观测数据质量,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涉外气象活动。

3.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气象服务。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强化重大气象灾害的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评估和灾后恢复评估工作;强化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完善联动机制;为本级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4.加强气象公共服务。负责武汉市天气预报预测服务;负责武汉市决策气象服务;负责对武汉市的农业、林业、水文、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气象服务;提高天气、气候、农业气象与生态、雷电、人影等多轨道预报预测、预报产品的应用能力以及对所属区气象局的业务指导能力;加强信息网络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工作,加快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5.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并在本级人民的领导和协调下,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防御管理、防雷技术服务和雷电业务轨道建设工作。

6.负责向本级人民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候和合理开发利用气候的建议;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重大区域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7.组织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教育,负责监督有关气象法规的实施;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执法工作,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有关气象法规相关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承担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8.统一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部门的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等工作;会同地方党委和人民做好当地气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9.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开展与多轨道业务及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培训。 4个职能处室:办公室、业务科技处、人事政工处、政策法规处。

6个直属处级事业单位:气象台、观象台、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市防雷中心。

5个新城区气象局:东西湖、黄陂、江夏、新洲、蔡甸、汉南。

全市气象部门现有干部职工112人,其中市局65人,退休职工61人,其中市局32人。全市副研级高级工程师达到17人,占总人数的15.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74人,占总人数的66%。硕士9人。

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温、降水集中,冬季稍凉湿润等特点。

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3.0℃;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9.3℃,夏季长达135天;春秋两季各约60天。初夏梅雨季节雨量较集中,年降水量为1205毫米。武汉活动积温在5000℃~5300℃之间,年无霜期达240天。

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