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温度 天气温度
贝尔格莱德天气预报40天查询_贝尔格莱德天气
tamoadmin 2024-08-25 人已围观
简介1.西蒙诺夫的作品2.塞尔维亚治安好吗3.混沌蝴蝶txt全集4.南斯拉夫战役经过:德军八天就攻陷贝尔格莱德5.北京飞土耳其经过哪些国家6.塞尔维亚旅游注意事项有哪些?去塞尔维亚旅游要注意些什么东西? 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之中,自然现象时不时就跳出来搅局,制造出过不少的经典名局。比如刘秀之所以能够赢得“位面之子”的怪异名头,归根结底就是自然现象的“助攻”所致;比如拿破仑与两大枭雄之所以会在俄罗斯沉沙折戟
1.西蒙诺夫的作品
2.塞尔维亚治安好吗
3.混沌蝴蝶txt全集
4.南斯拉夫战役经过:德军八天就攻陷贝尔格莱德
5.北京飞土耳其经过哪些国家
6.塞尔维亚旅游注意事项有哪些?去塞尔维亚旅游要注意些什么东西?
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之中,自然现象时不时就跳出来搅局,制造出过不少的经典名局。比如刘秀之所以能够赢得“位面之子”的怪异名头,归根结底就是自然现象的“助攻”所致;比如拿破仑与两大枭雄之所以会在俄罗斯沉沙折戟,也同样与自然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既然真实战争都离不开自然现象的搅局,那么有“没有硝烟的战争”之称的足球比赛,就同样难逃自然现象的波及,数次引发足坛的大变故:
巴萨深受火山之苦
2010年的冰岛火山爆发,大抵是近年来对于足坛影响最大的一次自然现象了。当时差不多整个欧洲上空都受到了冰岛火山灰的影响,让航空的安全性备受质疑,直接导致了航班的大面积停运。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巴塞罗那与国际米兰之间的半决赛首回合较量打响在即,当时如日中天的巴萨需要远赴亚平宁半岛,在梅阿查球场做客。
如果按照平日里的情况,巴塞罗那全队上下只需坐飞机从容前往米兰即可,前后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而已,远远谈不上什么消耗。可因为突如其来的冰岛火山爆发,逼得巴塞罗那人不得不放弃飞机这一便捷的交通工具,改用乘坐大巴的方式前往亚平宁半岛。
而米兰与巴塞罗那之间的距离,足足有7公里,如果乘坐大巴车前往,差不多要耗时13个小时之久,这对于巴萨球员而言,绝对是巨大的消耗。在上车之前,阿尔维斯的怀中甚至抱着一个枕头,就不难想象巴萨球员究竟是怎么样熬过的这段大巴车之旅了。
这段大巴车之旅,对于巴萨上下的消耗极大,让以逸待劳的国际米兰占足了便宜,从比赛进程就可见一斑了。起初,体力尚且跟得上的巴萨占据着战局的主动权,由佩德罗率先攻破了国际米兰的城门。可随着比赛的深入,大巴车长途跋涉的后遗症渐渐显现,不少巴塞罗那球员在球场上的动作与反应比起正常状态都要慢了半拍,这就给了国际米兰逆袭的机会,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连下三城,一举以3比1拿下了至关重要的首回合较量。
而在客场的诺坎普之役,国际米兰从比赛的第一分钟起就抱着死守的决心,让巴塞罗那徒呼无奈,不得不吞下了半决赛出局的苦果。
事实上,那一支巴塞罗那的实力明显是在国际米兰之上的。在小组赛的较量就可见一斑,蓝黑军团无论是主客场都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
然而,突如其来的冰岛火山爆发,却扮演了蓝黑军团“第十二人”的角色,让巴塞罗那在比赛还没有开始之前就是好一番消耗,这才有了如日中天的巴塞罗那的爆冷出局。
火山爆发不止坑了巴萨
在冰岛火山爆发的时候,英超的布莱克本已经极度接近签下莱万多夫斯基了。这支球队向当 时尚 未打出名堂的波兰射手发出来正式邀约,得到了莱万多夫斯基本人还有其经纪人的热情回应,双方约定在英伦进行正式会面。
当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布莱克本其实已经差不多把莱万多夫斯基收入囊中了。只要这支球队相关负责人员的眼光不是太过离谱,就不至于在身手全能的莱万多夫斯基身上看走眼。而且,当时的莱万多夫斯基尚未成名,身价远远谈不上有多高,以布莱克本的财力完全可以把这位波兰射手招致麾下。
然而,就在莱万多夫斯基兴匆匆地准备前往英伦与布莱克本进行会面的时候,冰岛火山却在突然之间爆发了,相关航班也随之被取消了,这让莱万多夫斯基只能望洋兴叹,不得不暂时打消了前往英伦赴约的念头。
也正是在这期间,给了多特蒙德趁虚而入的机会,一举搞定了莱万多夫斯基,让布莱克本队失去了获得这位威风八面的超级射手的最好机会。
大雾让米兰死里逃生
把时间追溯到1988—89赛季,如日中天的米兰与实力不俗的贝尔格莱德红星在淘汰赛上狭路相逢。虽然米兰队是公认的王者之师,可当时的贝尔格莱德红星同样坐拥多位顶级球星,整体实力丝毫不逊色于米兰,从首回合在圣西罗球场的1比1平就可见一斑了。
而在双方次回合的较量,做客的米兰更是被贝尔格莱德红星打了一个灰头土脸,不仅被罚下了一个人,还在下半场开始不久就被红星队攻破了球门,以0比1处于落后状态。
只要稍微有点足球常识的朋友,应该都不难想象,客场作战、少打一人、0比1落后、时间所剩不多,想要在这种大前提之下扳平乃至是完成逆转,这其中的难度究竟有多大,被形容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丝毫不为过。
然而,突如其来的大雾却拯救了红黑军团。因为大雾弥漫球场能见度极低的缘故,当值主裁被迫中断了比赛,宣布第二日重赛。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规则并不完善,所谓的第二日重赛,指的是把时间与彻底归零,进行重赛。在这种大背景之下,米兰队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
暴雨毁了尤文到手的冠军
把时间追溯到1999—00赛季,尤文图斯自从联赛第十五轮起,就一直在积分榜上处于领跑的地位,直到意甲联赛的最后一轮较量打响之前,斑马军团仍然领先第二名的拉齐奥2分,只要在最后一轮拿下整体实力只能算是一般的佩鲁贾,就将直接锁定当赛季的意甲冠军。
就整体实力而言,尤文图斯无疑是在佩鲁贾之上的,而且斑马军团素来就以虐菜稳定而著称,几乎就没有谁能够想象尤文图斯会输给实力远远不如他们的佩鲁贾。
然而,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却给比赛增加了巨大的变数。暴雨、冰雹还有闪电突袭了佩鲁贾的主场,逼得比赛不得不推迟一个多小时才能开打。
在比赛重新开打的时候,虽然暴雨已经停歇了,可赛场里的积水却在一时之间无法被排泄出去,生生把这场足球比赛变成了水球比赛。可怜尤文图斯球员虽然技术精湛,却仅仅只是停留在足球层面而已,这让他们的实力无从发挥,只能眼睁睁看着技术粗糙的佩鲁贾人耀武扬威,最终以0比1的爆冷输掉了这场关键之役,丢掉了眼看就要到手的联赛冠军。
无论是火山、大雾还是暴雨,都是最典型的自然现象,在生活之中时不时就有发生,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然而,这些现象却给足坛带来了巨大的变故,想来也是蛮有趣的。
西蒙诺夫的作品
南斯拉夫是1929年-2003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国家性质: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历史:14世纪时塞尔维亚曾经是巴尔干最强盛的国家之一。15-19世纪时处于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统治。 人口:人口数量1054.4万人 所属洲:欧洲 首 都贝尔格莱德 主要城市贝尔格莱德 国庆日4月27日1992-2006国 歌《嗨,斯拉夫人》官方语言塞尔维亚语 货 币第纳尔 时 区UTC+1-UNT+2主要民族塞尔维亚族 主要宗教东正教 国土面积266790平方千米
塞尔维亚治安好吗
西蒙诺夫(Simonov,Konstantin Mikhailovich;1915~19)
前苏联俄罗斯作家、家、诗人、剧作家。生于1915年11月28日,逝于19年8月28日。生于一个沙俄军官家庭,曾参加反法西斯卫国战争。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他的成名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前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战争初期的抒情诗作,充满爱国主义,如《等着我吧……》《打死他》《请你记住,阿辽沙,斯摩棱斯克的大道……》,在士兵中广为流传。剧本《俄罗斯人》(1942)歌颂经受了战争考验的苏联人民的精神力量。中篇《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苏联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1942~1945)。战后到过美国。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揭露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诗集《友与敌》(1948)。《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
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1959至1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第一部《生者与死者》,第二部《军人不是天生的》,第三部《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较少。三部曲获14年度列宁奖金。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陆续发表了几部战时札记,最著名的有《洛巴金札记摘录》(1965)。30年代至50年代发表过几十篇文艺评论文章,主要评论同时代的作家及其创作。其创作的《蜡烛》被收入中学课本。他的既有反应卫国战争这一伟大历史的真实内容,又有迎合某种需要的主观描写。
为了纪念这位诗人,在今天的圣彼得堡城北部,有一条街就命名为“西蒙诺夫街”。
西蒙诺夫与《等着我吧……》
[编辑本段]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只是要你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
勾起你的忧伤满怀,
等到那大雪纷飞,
等到那酷暑难捱
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一古脑儿抛开。
等到那遥远的他乡
不再有家书传来,
等到一起等待的人
心灰意懒——都已倦怠。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们口口声声地说——
算了吧,等下去也是枉然!
纵然爱子和慈母认为——
我已不在人间
纵然朋友们等得厌倦,
在炉火旁围坐,
啜饮苦酒,把亡魂追荐……
你可要等下去啊!
千万不要同他们一起,
忙着举起酒盏。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就让那不曾等待我的人
说我侥幸——感到意外!
那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
亏了你的苦苦等待,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在死里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只因为你同别人不一样,
你善于苦苦地等待。
俄文:
ЖДИ МЕНЯ Жди Меня, и я вернусь,
Только очень жди ,
Жди, когда наводят грусть
Жёлтые дожди,
Жди, когда снега метут ,
Жди, когда жара,
Жди ,когда других не ждут,
Позабыв вчера.
Жди, когда из дальних мест
Писем не придёт,
Жди ,когда уж не надоест
Всем, кто вместе ждёт./
Жди меня, и я вернусь,
Не желай дорба
Всем ,кто знает наизусть,
Что забыть пора.
Пусть поверят сын и мать
В то, что нет меня ,
Пусть друзья устанут ждать,
Сядут у огня,
Выпьют горькое вино
На помин души ,,,
Жди. И с ними заодно
Выпить не спеши./
Жди меня, и я вернусь
Всем смертям назло,
Кто не ждал меня, тот пусть
Скажет:--повезло.
Не понять не ждавшим, им,
Как среди огня
Ожиданием своим
Ты спасла меня.
Как я выжил, будем знать
Только мы с тобой--
Просто: ты умела ждать,
Как никто другой.
背景
《等着我吧》写于苏联卫国战争初期。1942年1月,许多文学家和音乐家准备撤往大后方,暂住莫斯科旅馆,西蒙诺夫把他的诗集送给了作曲家M.勃兰切尔,勃兰切尔为此诗感动,随后即谱了曲。
当时苏联面临德国法西斯军队进攻,国家处在艰难之中,这首诗描写了战士的希望和妻子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爱和信念,一经发表争相传抄,给了战士以极大鼓舞,有的战士特意把此诗抄在信中寄给妻子。有位战士在战后写信给西蒙诺夫说:“您的诗,以及您在诗中所表达的对亲人深切的爱,支持我们度过战争岁月。”
战后,西蒙诺夫以此诗为题,写了一出多幕话剧,导演戈尔恰可夫特意要求由勃兰切尔谱曲的《等着我》要保留在剧中。
《蜡烛》与西蒙诺夫
[编辑本段]
原文
1944年9月19日,贝尔格莱德实际上已经拿下来了,只有萨伐河上的一座桥和那个小小的桥头堡还在德国人手里。
那个早晨,5个红军战士决定要偷袭这座桥。他们必须先爬过一块不很大的方场。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5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那第5个已经死了,躺在方场上。
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也夫,19日早上战死于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红军的偷袭企图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几次间歇。
连长接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晓攻占那座桥。他说,因此这时候不必去搬回契柯拉也夫的尸首,等明天攻下了桥再埋葬他吧。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方场的另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谁也不会想到,这里头还有人住着。
然而在这堆瓦砾下边的地窖里,居住着一个叫玛利·育乞西的老妇人。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
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19日是她住进地窖去的第4天。这天早上,她明明白白看见5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方场和她之间只隔着一道扭曲了的铁栏杆。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5个红军战士,炮弹纷纷在他们周围爆炸。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5个红军战士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就失去了知觉。
她醒来的时候再朝那边看,5个红军战士只有1个留在方场上。这个红军战士侧着身子躺着,一只手臂张开,另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好像想躺得舒服一点儿。老妇人叫了他几次都没有回答,才知道他已经死了。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弹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那个苏联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周围是炸弯了的铁器和烧焦的树木。
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士兵,看了许多时候,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4天的那只猫也被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包里摸出些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一段还没有炸断的铁栏杆拦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她太衰老了,跨不过去,因此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落在老妇人的近旁。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这样,她静静地坐在那里,约有1小时,也许两小时。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没有任何声音。
她终于站了起来,离开了那死者。走了不多几步,她马上找到她需要的东西了:一个大的炮弹坑。这是几天之前炸出来的,现在,那坑里已经积了些水。
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往外舀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她总算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又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路并不远,一共不到10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3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炮弹坑里。她已经筋疲力尽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
休息够了,老妇人跑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然后,她双手捧起炮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土来继续盖上去。几小时的功夫,她一捧又一捧地竟然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做好了坟堆以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一支大蜡烛。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些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天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天快要亮了,蜡烛也快要燃尽了。老妇人在地上到处找,终于找到了一片带锈的洋铁。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作为挡风的屏障。布置好了,她站起身来,仍旧慢慢地穿过方场,绕过那一段没有倒下的铁栏杆,回到地窖里去了。
拂晓前,契柯拉也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奔方场,占领了这座桥。
隔了一两个小时,天色已经大亮了。红军的步兵紧跟着坦克过了桥,战斗在河的对岸进行着,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
这时候,连长派了几个士兵去找契柯拉也夫的尸体,打算把他和今天早上战死的战士一同埋葬。那几个士兵到处找也找不着。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看呀!”大家都朝他指的方向看。
在被毁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坟堆上的一支蜡烛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被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堆旁边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这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慢慢走来。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战士的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了,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但是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后,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接着,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了战斗。
在炮火焦灼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位苏联年轻士兵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本文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向母亲一样埋葬一位红军战士,并把自己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战士的坟头的故事,歌颂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他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蜡烛的深意:
1.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2. 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3. 象征他们之间的母子深情
4. 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战争使亿万人民处于法西斯的铁蹄之下。然而真正强大的不是法西斯,而是人民,人民中间蕴藏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正如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一、整体把握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这种血肉凝结的情谊是如此深厚: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她是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的;老妇人年老体弱,她是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用双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的;老妇人摆正了烈士遗体,还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老妇人为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的喜烛,点在坟上。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二、问题研究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当然是题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得感人,写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这篇战地通讯的写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笔之前,对之所以感人的种种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叙述过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写。再则,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掩埋之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作者在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蜡烛,郑重地说明,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从摸出蜡烛之后,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练习说明
一、阅读全文,朗读令你感动的一些片段。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并说说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本题通过默读、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二、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本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细细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启发学生怎样抓住关键词语,怎样在设、比较中品味。
1.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3.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是结婚的花烛,是老妇人惟一珍爱的东西,点出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三、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本题根据课文写作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培养理解和想像能力。宜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加以推想。例如,就“老妇人也没有说话”一句想想,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就这几句想想,她为什么鞠躬,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此等等。这样去思考,思路就打开了。
教学建议
一、宜根据课文特点,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本文特点,人物思想感情集中于一点,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作品感人之处是诗意般的表现出这种感情的深度和浓度,浓郁得令读者的心灵为之震颤。所以宜从各方面体会这种情感的深度。看炮火连天,想老妇人不顾生死;看年老体弱,想老妇人力量的源泉;看保护遗体,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看烛光闪烁,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如果停留在概括人物思想感情上,作品的感染力就会大大减弱。
二、要注意揣摩语句。
本文意蕴丰富,有许多意味深长的句子,宜细细揣摩探究。每一部分将注意力放在意蕴丰富之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可以让学生提问,也可以向学生提问,确立探究方向后,逐一研讨。
三、要注意把握记叙的要素。
有关资料
混沌蝴蝶txt全集
问题一: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这两个国家哪个比较好? 从治安,经济,环境等总体上来说克罗地亚更好。
生活费两个地方都不太高,克罗地亚相对高一点但和西欧有些国家比起来还是便宜多了。
社会治安东欧国家相对都一般,那边行骗的人比较多,但主要针对消费能力很强的游客。只要平常多留意的话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文化两个地方没什么区别,据我所知虽然克罗地亚相比其他周边国家总体较好,但失业率一直比较高,拜金现象也很严重。他们经常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这也是为什么骗子比较多的原因。
环境毫无疑问当然是克罗地亚了。克罗地亚自然风景那是没话说的。西欧的瑞士,东欧的克罗地亚风景优美那是欧洲闻名的。所以那里每年入夏之后来自欧洲各国游客非常多。
对中国人态度这个一般来讲欧洲人绝大多数还是很友好的。这个不用太过担心。
另外补充一点:现在在欧洲人眼里中国人就等于有钱人,主要因为中国游客在那边消费能力太恐怖了。所以提醒楼主,如果旅游的话在景区附近一定要盯防小偷,他们最喜欢对中国人下手。
问题二:有哪位朋友知道塞尔维亚这个国家的状况吗?经济如何?治安如何? 人均GDP8000美元左右,治安一般。我有个朋友在那边修铁路。
问题三:塞尔维亚局势稳定吗?还有治安怎么样 的怎么回事
问题四:欧洲真的很乱吗 1)欧洲总体来说治安肯定没有中国安全
2)欧洲的治安根据不同国家,甚至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差异性非常大
3)黑人(比如法国大城市,意大利南部,瑞士法语区的大城市)和吉普赛人越多(罗马尼亚是老家,东欧区域较多)的地方治安越不好,当然最近难民问题也是大问题。
4)只要事先了解好要去的地方的一些基本情况,自己警觉性高一点,基本上问题不会太大(问题是好多人做不到这一点。
总体来说不知名的小城市一般治安较好,因为也没有太多原因 *** 犯罪率较高的非法移民大量涌入,即使有一些治安不好的情况,也多半是小偷小摸(吉普赛人)和一些打架斗殴(由民族特性决定,如原来的南斯拉夫地区,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
一些著名的旅游城市治安较差,但是也有区别,比如德国的科隆,柏林,奥地利维也纳这些就比较不错。巴黎,巴塞罗那治安就比较差。
上面所说的治安好与不好,都是总体而言的。欧洲即使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不同区域的治安都会差很多,大城市的核心区富人和观光客很多,警力相对配备的也就更多一点要保障安全,而一些本身就很乱的区域,犯罪率极高,这种地方控制违法犯罪的成本太高了,索性就不怎么关管了,就会更乱。
问题五:想知道更多关于塞尔维亚这个国家的信息,比如说气候、人文、饮食、宗教信仰、法律治安、工作、签证等情况 待人处事的习惯跟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有很多的相似,但是多半还是趋向于西方。
国家实力一般,但是各种设施和人民整体素质相对比中国要高。
贝尔格莱德和诺维萨德不错的地方
天气矗差比较大 但是没有很大的风 更没有沙尘暴 空气不错
分几个民族 都信仰耶稣 但是不同的宗教 从教堂就能看出来
他们吃饭没有我们这样的爆炒,喜欢把东西炖一炖吃 也吃薯条比萨等等的西餐但是是作为茶余饭后的零食
治安现在还不错 人民素质相对不错
事业率比较高 工作不是很好找 但是在那边有很多中国人做一些服装生意等等
签证应该不是很难 但是不确定 因为中国人出国一直都很难 在大使馆有认识人很好办 因为签证是塞尔维亚大使馆签发的
楼主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机票现在买9月份的大概在4000多 也不贵
问题六:罗马尼亚怎么样?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啊。
罗马尼亚:
医疗条件和医疗保险须知(卫生防疫信息):
罗有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首都布加勒斯特有大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诊医院,流行病医院,昼夜药店,名城市均有医院,乡镇设有医疗站和医疗所。目前全国共有医院近500家,医生4万多,医护人员近6万,床位16.7万个,每千人7.5个床位。罗绝大多数医院为国营。
目前,罗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流行病监控体系和报告制度,首都布加勒斯特有流行病医院,各地均有防疫站。
据罗马尼亚签证制度,中国公民来罗探亲,旅游、访问、考察等,在罗短期停留,必须事先在国内到指定的保险公司(如平安保险公司)购买意外人身保险,金额根据停留时间长短而定。
根据罗现行《外国人法》,在罗经商、学习等取得罗合法居留权、长期在罗居住的中国公民,必须购买当地人身保险,方可申请居留延期。
此外,在罗有居留权的外国公民还可参加当地多种类别的医疗健康保险。
治安情况
据报道,近5年来罗马尼亚犯罪率呈下降趋势,成为欧洲国家中治安较好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罗警方加大了对各种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破案率有所上升,同时还加强了与国际刑警组织的合作。据统计,罗马尼亚1998年犯罪案件数量为平均每10万人1765起,2002年下降到1390起,低于德国、瑞士、匈牙利、葡萄牙、希腊、保加利亚等欧洲国家。统计显示,罗近年来发生的刑事犯罪案件中,以抢劫、偷盗、 *** 、为主。
旅罗华侨中遇到的问题是被抢、被盗。首都布加勒斯特的情况比外地严重。
如来罗旅行者遇到被抢、丢失护照,应尽快向当地警察局报失,并与我驻罗使馆或驻康斯坦察总领馆联系。建议在罗马尼亚参观访问、购物时,最好两人同行并把护照与钱物分开放置。
六、交通安全和外出旅行注意事项
在罗马尼亚境内旅行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火车和汽车。火车和公共汽车行驶时是不报站的,初次到罗旅游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另外,要注意保护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护照、照相机和钱物,车上被窃的现象常发生。冬天山区常积雪结冰,路况不太好,驾车去山区滑雪时一定要多加小心。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速与罗交通警察联系并尽早通知使馆。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语:Rom?nia)是一东欧国家(有时也被划分在南欧的范围内),首都布加勒斯特。
罗马尼亚国境西方分别为匈牙利与塞尔维亚和黑山接壤,保加利亚在南,北边与西北则是乌克兰与摩尔多瓦。罗马尼亚有一小段位于黑海边的海岸线,多瑙河几乎占了南边与保加利亚之间的国界大半,并且从该国西边海岸流入黑海。罗马尼亚的首都为布加勒斯特,位于该国西南部多瑙河支流所流经的平原地带上,是罗马尼亚第一大城与工商业重镇。罗马尼亚人以罗马尼亚语为官方语言,渊源自拉丁文,语言结构迥异于附近邻国所使用的斯拉夫语系语言。
国名:罗马尼亚(Romania处代码RO
独立日:5月9日(1877年)
国庆日:12月1日(1918年)
建军节:10月25日
国歌:《醒来吧,罗马尼亚人》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蓝、黄、红三色。蓝色象征蓝天,**象征丰富的自然,红色象征人民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国徽:为盾徽。蓝色大盾面上有一只红嘴红爪的金鹰,鹰嘴啄着一个东正教十字架,两爪分别握着一把银剑和银色权杖。鹰胸前有一面小盾,盾面分五部分:左上角为蓝地上一只金鹰,鹰头两侧为金色的太阳和月亮,这个图案是罗马尼亚公国国徽;右上角为红地上灰色的公牛头,牛角之间是一颗金色五角星,牛头两侧为银色......>>
南斯拉夫战役经过:德军八天就攻陷贝尔格莱德
混沌蝴蝶 txt全集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
内容预览:
前言:这篇中所描写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不是人类能力的局限,而是从大自然的物理和数学本质上不可能。但科幻的魅力之一是:它可以对自然规律进行一些改变,然后展示在这种改变之后宇宙是如何带着硬伤运行的。
混沌学的现代研究使人们渐渐明白,十分简单的数学方程完全可以模拟系统如瀑布一 样剧烈的行为。输入端微小的差别能够迅速放大到输出端,变成压倒一切的差别。这 种现象被称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例如,在天气系统中,这种现象以趣称为 [蝴蝶效应[而闻名。意思是说,今天一只蝴蝶在北京拍动一下空气,就足以使纽约 产生一场暴雨。
……在民谣中早有这层意思:
少了一颗钉子,丢了一块蹄铁;
少了一块蹄铁,丢了一匹战马;
少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骑手;
少了一个骑手,丢了一场胜利;
少了一场胜利,丢了一个国家。
——选自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学>>
※ ※ ※
3月24日 贝尔格莱德
四岁的卡佳是在儿童医院五楼的病房中听到最初的几声爆炸的,……
北京飞土耳其经过哪些国家
纳粹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的第7航空军首先参与巴尔干半岛的战事,因为南斯拉夫的背叛而大怒,他命执行惩罚(Strafgericht)。
4月6日早上7时正,德国空军进行对南斯拉夫的攻击,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进行饱和轰炸,300架飞机从奥地利及罗马尼亚的机场起飞,共中四分之一是Ju87俯冲轰炸机在战斗机护航下进行攻击,俯冲轰炸机孤立了南斯拉夫的防空力量,而中型轰炸机主要包括道尼尔-17轰炸机及德国JU-88轰炸机则轰炸市区,第一轮的3波轰炸每次中间有15分钟间断,而最后一波则有20分钟,因此,整座城市在接近个半小时时间内便被炸毁,德军集中轰炸市中心的建筑物。中型轰炸机战斗群在整天继续轰炸,而俯冲轰炸机则转而轰炸机场。
在轰炸期间,超过17,000名平民被炸死,轰炸破坏了南斯拉夫高层与军队之间的通讯系统,虽然一部分高阶将领能避开第1轮轰炸,但对军队之间的配合及控制已不可以做到。
摧毁了敌人的神经中枢后,德国空军转而攻击其他目标如敌人机场、通讯系统及军队集中地,和对陆军之行动作出空中支援。南斯拉夫空军及不足够的防空炮火非常快就被消灭,这容许德军的轰炸机在战场上空横行。
当德军开始入侵南斯拉夫时,南斯拉夫空军拥有64架德国制的DO-17轰炸机(其中的30架在德国生产,其他则全部由南斯拉夫自个制造),它们是南斯拉夫在1940年秋季时购入,这个唯一的轰炸力量是属于第3轰炸航空团,包括2个轰炸大队;第63轰炸大队驻扎在斯科普里附近的彼得罗瓦茨机场和第64轰炸大队驻扎在普里士提纳附近的米莱舍沃。
战斗中,在克拉列沃的飞机厂又赶制了三架此型轰炸机,其中两架在1940年4月10日交到了空军手中,还有一架也在4月12日完成了交付。
德国空军在最初的轰炸中炸毁了26架此型飞机,南斯拉夫空军的飞机共有4架在空中被击落及有45架被击毁在地上。
在4月14、15日这两天,幸存的七架Do-17轰炸机飞到了尼卡斯克机场,将南斯拉夫国王彼得二世和官员,全部撤往希腊,国家的黄金储备亦由这7架飞机运往希腊。这壹次任务后,五架飞机毁于义大利空军对希腊波罗蜜机场的空袭,另两架则撤往埃及加入了英国空军的战斗序列。4月15日下午4时,第4航空队司令亚历山大·勒尔航空兵上将收到纳粹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的命令停止轰炸及将大部分轰炸力量调往支援在希腊的军事行动
三方进军
3支不同的入侵部队从不同方向向贝尔格莱德进击,它们进军路线如下:
第1装甲集团 (第12军团)
4月8日早上,德军第1装甲集团从索菲亚西北出发,在皮罗特附近突破防线,其中德军第14装甲军由德军第11装甲师为前导,跟着德军第5装甲师、德军第294步兵师及德军第4山地师向西北面的尼什开进,虽然天气恶劣、众多道路障碍物及南斯拉夫第5军团的抵抗,第11装甲师在强大炮火及空军支援下,在战事开始的第1天,已突破了敌人防线,南斯拉夫军方司令对德军这个行动的成功大感震惊及命令在摩拉维亚一带的军队撤退,但撤退行动不可以在4月9日之前准时实行,德军的坦克开入尼什及立即开向贝尔格莱德,在尼什西北面,对德军很有利,因为装甲部队能沿摩拉维亚河谷向南斯拉夫首都前进。
在帕拉钦以南及克拉古耶瓦茨西南的南斯拉夫第5军团阻止德军进攻,但非常快就被击溃,超过5,000人被俘。
同时,第5装甲师在皮罗特附近因恶劣的路面而暂时受阻,当此装甲师再次发起进攻时,它被命令向南越过尼什及在莱斯科瓦茨附近切断敌人,当在尼什前线的敌人崩溃时,它被转入德国第12军团的建制下及加入第50装甲军参加希腊战役。
4月10日,第54装甲军通过摩拉尔河河谷以追击向首都撤退的敌军,第2天德军进攻予头突然指向撤退中的南斯拉夫第6军团之南翼,4月12日晚上,第1装甲集团的坦克到达贝尔格莱德东南不到40英哩的地方,2个南斯拉夫军团由于误会而没有尝试切断由边境至此地长达125英哩的德军补给线。
第51装甲军 (独立部队)
当第54装甲军从东南开进时,第51装甲军通过巴纳特东南及进攻贝尔格莱德,这进攻由武装亲卫队第2摩托化师的大德意志摩托化旅为前锋,当越过芙厦斯北部,进攻部队于4月11日进入潘切沃,当前进到贝尔格莱德以北45英哩时,第51装甲军之主力于继续向敌人首都前进时才遇到较顽强之抵抗。
第56装甲军 (第2军团)
当纳粹德国空军在4月6日发起进攻时,德国第2军团开始将进攻部队部署在南斯拉夫北部边境,准备在4月10日发起进攻,为了完善进攻,部分单位在中间的时间沿边界发起一些有限目的的进攻,军队司令员要保持隐蔽以防止过早显露主要进攻方向,这会限制行动自由及减低行动风险。
军团司令决定占领在第56装甲军战斗区域内的一条重要桥梁,因此,早在4月1日,部队便占据了Bares附近的一条重要桥梁及在科普里夫尼察西北大约10英哩的一座铁路桥梁。
4月6日傍晚,由于抵抗微弱及局势显示南斯拉夫军在边界的防守没有协调一致,第56装甲军在穆尔河及德拉瓦河上建立桥头堡,军队对本地居民的攻击加剧了军队之间的互相不和,负责防守此地的南斯拉夫第4军团中的士兵大部分是克罗埃西亚人,克罗埃西亚士兵在德拉瓦河附近的几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发动叛乱及拒绝抵抗德国人,因为他们以为德国人是来将他们从塞尔维亚人手中解放出来,在4月10日早上当德军在Bares附近踏上德拉瓦河桥及突破桥头堡时,防守的南斯拉夫军队立即崩溃,在强大的空军支援下,德军第8装甲师及之后的德军第16摩托化步兵师带领第56装甲军向西南面在德拉瓦河及萨瓦河之间的地区推进,向贝尔格莱德进攻,4月10日晚上,虽然道路及天气情况恶劣,第8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在没有什么抵抗下到达Slating,德军加快收紧包围网,而这2个师通过奥西耶克向首都进发,而此地的道路状况更为恶劣。
因此,在杜尚·西莫维奇将军的以下广播下,困境的敌军决定孤注一掷:"所有军队必须攻击遇到的及排列在面前的敌军,不需期待任何直接命令,只需要根据你们的判断、主动性及道义心。"
4月11日,第8装甲师到达奥西耶克地区,同时第16摩托化步兵师已超越纳希,数座桥梁被破坏及道路状况恶劣令2个师的前进受阻,它们希望进攻面对第54装甲军的南斯拉夫军队侧翼,及与第1装甲集团建立接触。
4月12日凌晨,第8装甲师进入米切维察,该师继续前进,攻占贝尔格莱德以南20英哩的拉扎雷瓦茨。
4月12日早日,第56装甲军接到新的命令,第8装甲师继续向东进攻以攻占在贝尔格莱德以西在萨瓦河上的桥梁,下午6时30分,装甲师主力向东南面的瓦列沃开进与第1装甲集团之左翼在贝尔格莱德东南会合,同时,第16摩托化步兵师转向南面渡过萨瓦河及进攻兹沃尔尼克,因此这2个师从它的原本目标贝尔格莱德转而参加进攻萨拉热窝的行动。
同时间,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及第2军团司令部均等候攻占贝尔格莱德的军事行动,在3支部队中,第51装甲军是最后一支报告接近首都的部队,它当时已到达贝尔格莱德以东10英哩,在贝尔格莱德以南,第11装甲师正带领第1装甲集团逼近首都。
贝尔格莱德陷落
因为3支进攻部队向贝尔格莱德方向趋于会合,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未能立即决定那一支部队首先开入贝尔格莱德,但4月12日早上,武装亲卫队第2摩托化师的弗立茨·克林根伯格上校发现德拉瓦河上的桥梁被炸毁,带领一队巡逻队乘坐一艘橡皮艇淑河,巡逻队没有遇到抵抗便进入首都,在下午5时在德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升起一面有纳粹党党徽的旗旌,2小时后,贝尔格莱德的主要官员将首都移交给克林根伯格上校。
在第2军团总部,没有任何有关第8装甲师的讯息,24小时前它还报告在贝尔格莱德西郊,最后,在4月13日早上11时52分,装甲师有关人员通过收音机发报以下资讯:昨天晚上第8装甲师开入贝尔格莱德、占领市中心及升起纳粹党旗。
不过,因为第2军团及第1装甲集团之间有较佳的通讯渠道,在第8装甲师之讯息到达前,它们收到以下讯息:
冯·克莱斯特装甲集团已从南面夺取贝尔格莱德,大德意志摩托化旅已从北面进入贝尔格莱德,在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的领导下,第11装甲师在清晨6时32分进入首都。
因此,为夺取贝尔格莱德的竞赛在3支进攻部队会合下结束,之后第1装甲集团被从第12军团转入第2军团的建制下,而第56装甲军则在第1装甲集团指挥下参加战役之下一部分:追击及澈底消灭南斯拉夫军队。
塞尔维亚旅游注意事项有哪些?去塞尔维亚旅游要注意些什么东西?
从北京到土耳其需要经过以下国家:
1. 中国
2. 蒙古国
3. 俄罗斯
4. 乌克兰
5. 罗马尼亚或保加利亚
6. 塞尔维亚或克罗地亚
7. 匈牙利或斯洛伐克
8. 奥地利或斯洛文尼亚
9. 意大利或希腊
10. 土耳其
路线会有一定偏差,因为航班飞行的具体路径取决于航空公司、天气条件等因素,但大致如下:
1. 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经过中国境内的空域,飞往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2. 经过蒙古国境内空域,进入俄罗斯领空,飞往俄罗斯第一大城市莫斯科。
3. 经过俄罗斯境内的空域,飞向乌克兰首都基辅。
4. 经过乌克兰境内的空域,进入罗马尼亚(或保加利亚)领空,飞往首都布加勒斯特(或索菲亚)。
5. 经过罗马尼亚(或保加利亚)境内的空域,进入塞尔维亚(或克罗地亚)领空,飞向首都贝尔格莱德(或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
6. 经过塞尔维亚(或克罗地亚)境内的空域,进入匈牙利(或斯洛伐克)领空,飞向首都布达佩斯(或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
7. 经过匈牙利(或斯洛伐克)境内的空域,进入奥地利(或斯洛文尼亚)领空,飞向首都维也纳(或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
8. 经过奥地利(或斯洛文尼亚)境内的空域,进入意大利(或希腊)领空,飞向首都罗马(或希腊的雅典)。
9. 经过意大利(或希腊)境内的空域,最终进入土耳其领空,飞向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或伊斯坦布尔,终点目的地为土耳其的主要城市。
分享一些我的小提示。也就是你说的注意事项。塞尔维亚 概况不说了。
关于气候
塞尔维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塞尔维亚被称作欧洲的十字路口,是连接欧洲和亚洲,中东,非洲的陆路必经之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降水量550~750毫米。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降水量550~750毫米因为去的是夏秋之交。只下了一天雨,其他都是大晴天。这里的夏天不缺少阳光。一句话气温适中,适合出行。
关于吃
塞尔维亚的吃很便宜,一般的餐厅汉堡,披萨,三明治基本上20左右,很大个,饭量小的两人点一个就够了,米饭类的食品稍微贵一点。平均两个人每餐50元左右,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的餐厅了。
冰咖啡很便宜,12块左右一杯,味道很好,又奶油,巧克力,冰激凌一定要试一试。还有当地的一些烤肉,肉饼之类的的味道也不错!
关于行
街道上复古的有轨电车长距离的话建议汽车,火车速度慢,而且停靠站点较多,可以作为体验项目体验一次,比如从贝尔格莱德到诺维萨德。有条件的还是租车吧。
市内交通,在贝尔格莱德公交车可以买卡,250din一张,有90din在卡里,等于办卡160din,公交刷卡89din一次/人,一个半小时内换成免费。如果不买卡150din一次/人,不划算。
出租车较贵,坐过一次,三公里用了60RMB。其他城市都是上车买票。
关于购物
一般的东西可以在便利店买,便利店有IDEA和MAXI,分布还挺密集的。还有类似屈臣氏的DM里面东西还挺实惠的,买衣服想要国际大牌的貌似没有,ZARA或者H&M还是有几家的。
关于语言
当地人交流用塞尔维亚语,但是很多人都会英语,尤其是年轻人,年纪稍大一点的会的少一点,但是沟通没有问题。当地人都挺热情的,有问题去街头找人问问,总有人会帮助你的。
关于货币
最好在国内换了欧元去,或者带VISA和Master的卡,银联基本上用不了。
贝尔格莱德有一家中国银行,应该可以用银联。塞尔维亚第纳尔RSD,1RMB≈15.4RSD
一、行前准备 —— 签证、保险、机票
关于签证——
塞尔维亚是第一个和中国取消了签证制度的东欧国家,塞尔维亚和中国从2017年1月1日起开始互相实行免签制度,持护照可免签滞留达30天。
关于保险——
提醒大家一下,申根签证对保险的要求较高,购买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含损失赔偿至少30000欧元;二是须对整个申根区和旅游逗留期有效,也就是说购买保险时出行日期以及回国日期两天都应涵盖。
关于航班——
目前国内还没有直飞保加利亚或者塞尔维亚的航班,但通过欧洲和中东的航空公司转机还是非常方便的,我们这次团队小伙伴有卡塔尔航空从上海经多哈飞的,也有俄罗斯航空从北京经莫斯科飞的,都能顺利抵达。
行前准备 —— 物品准备清单
1.摄影摄像器材
有航拍设备的尽量带着,目前这里特别适合航拍!大场景多,而且不怎么限飞,一路上除了红星足球队的主场体育场内明确说不可以飞,其他地方都完全无障碍,能带一定要带啊
2.服装搭配
东欧的气温跟同时期国内北方地区相似,不过,早晚温差比较大,特别是山区,所以建议即使是夏天来,也要准备一两件轻便保暖的衣服。
3.旅行必备
(1)证件资料类
护照&签证,复印件也可以准备一下备用
驾照原件及翻译件(不租车可忽略)
(2)网络通讯类
长途旅行,保证通讯畅通还是很重要的。一般是带漫游宝,保加利亚境内全程信号还是比较给力的,不过塞尔维亚还不是欧盟成员,是没有覆盖的(其他大多数移动网络设备也没有覆盖到此)。
所以要么手机开通国际长途漫游业务,现在几大国内运营商都推出了流量套餐,比如联通每天五六十元就封顶不限流量了,信号还是很不错的,短期的话可以考虑直接用流量,非常方便。
要么就购买当地电话卡,80多人民币就可以使用七天,每天1G流量,即使用热点功能几个人一起用,也绰绰有余了。如果超过七天,也没关系,上面说的只是最划算的套餐,超出部分充值购买流量就可以了,便利店和书报亭都可以很方便的。
(3)衣物类
- 太阳镜
- 换洗的衣服,数量的话看途中是否方便洗衣,六月初还是比较干燥,洗衣服很容易干,不必携带太多,但如果不想中途洗衣,按天数搭配一下喽。
- 平底鞋
- 围巾,可以保暖挡风,也可以上镜喽
(4)洗漱用品
- 毛巾、浴巾、香皂、洗发水、沐浴露、吹风机,这些一般酒店和民宿都有提供,不过牙膏牙刷一定要自己带,还有拖鞋和护发素,不少酒店是没有的,建议自带。
- 个人的护肤用品,提醒一下大家东欧还是比较干燥的,一定带好补水的产品。
- 防晒霜,一定要涂,天气不热容易大意,但紫外线其实很强烈,我前面两天在索非亚鼻子都有点晒暴皮了-_-
(5)药品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一些常用药,比如肠胃药、感冒药、消炎药、创可贴、抗过敏药、等等。
(6)电子设备
- 相机及内存卡
- 各种充电器,充电宝
- 转换插头
- 插排,强烈建议带一个,最好是带USB充电口的那种,方便各种电器一起充电
(7)食物
出国旅行,自带食物真的不是什么搞笑或者丢人的事儿,一定注意入境国的海关规定,千万不要带了又不申报。比如最起码的常识,肉类、水果什么的是不能携带的哦。而且在东欧相对而言华人比较少,很少见到什么华人超市,所以真的很需要国内食物。
另外,东欧酒店房间很多都没有热水壶,所以胃不好的,可以用餐时在餐厅接一点热水,不过天气还是比较冷,最好带Migo的保温系列了。
二 、旅游途中
1. 索非亚会有黑车出租车在计价器上动手脚,这个你懂得。
2. 在保加利亚,如果自驾时发现对面车辆一直冲你双闪,不要紧张,他们可能只是在善意的提醒你”前面有交警“。
3. 塞尔维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很细致,其中就包括不能拍摄他们,除非得到小朋友和家长的认可,电视节目中拍到小朋友都必须打马赛克。喜欢拍人像,特别是喜欢拍老人孩子的同学们务必注意。
4. 欧洲很多博物馆、商场之类的周末是不开门的,一定要提前查好信息,合理安排路线。
5. 在宗教场所内部,一定注意拍摄问题,有的完全不能拍,有的是可以拍摄但不能用闪光灯,有的是交费可以拍摄……如果没有看到明确指示,一定询问一下工作人员。
6. 东欧总的来说治安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出门在外,也还是要注意安全。
应该会这些了吧,希望能够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