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
降水量预报图_降水量预报
tamoadmin 2024-07-09 人已围观
简介1.全国未来1一7天降水分布图2.降雨量在哪里查询3.天气预报里,降水量是一个什么概念?4.天气预报怎么看雨量大小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24小时内的降水量。一般下午发布的预报未来24小时降水量指当日20时到次日20时降水量。凌晨发布的预报未来24小时降水量指8时到次日早晨8时降水量,一天降水的总量叫日降水量或24小时降水量,此外还常有年降雨量、月降雨量。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
1.全国未来1一7天降水分布图
2.降雨量在哪里查询
3.天气预报里,降水量是一个什么概念?
4.天气预报怎么看雨量大小
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24小时内的降水量。
一般下午发布的预报未来24小时降水量指当日20时到次日20时降水量。凌晨发布的预报未来24小时降水量指8时到次日早晨8时降水量,一天降水的总量叫日降水量或24小时降水量,此外还常有年降雨量、月降雨量。
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降水量的测量标准
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
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
全国未来1一7天降水分布图
与气象学相同
就降水预报而言,水文气象学与气象学没有什么不同。水文气象学的降雨(或融雪)预报是针对河道防汛、水库防洪、兴利调度以及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专业化预报。降雨(融雪)、洪水、洪灾三者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差别。降雨(融雪)不等于洪水,必需在一定流域下垫面和水系情况下才能造成洪水。洪水也不等于洪灾,造成洪灾有多方面原因。因此水文气象预报力图将大气环流等气象条件与水文特征紧密联系起来,把降雨的天气模型与洪水模型结合起来(在积雪地区则要考虑融雪率及其径流问题)。一般在进行降雨预报的同时,还根据河流流域地貌、流域水分状况、水利工程质量和标准以及降雨和径流的关系等因素,针对防洪要求作出未来暴雨、洪水可能发生地区的预报;鉴别和判断流域发生非常洪水的可能性;洪水发生后,预测洪水发展趋势,以及库区来水预报等。为了提高暴雨落区、落点、落时预报的精度,已发展一种以气象卫星、气象雷达、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暴雨监视和短时预报(见天气预报),预报时效为几小时到十几小时,预报精度较高。它有可能将降雨预报和洪水预报完全结合起来,从而延长洪水预报时效并提高洪水预报精度。
可能最大降水(PMP)
PMP是指特定流域范围内一定历时可能的理论最大降水量。这种降水量对于大型水利枢纽的设计运用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这些工程要采用可能最大洪水(PMF)作为保坝标准。推求可能最大洪水的方法之一,是先确定可能最大降水。确定可能最大降水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暴雨(或融雪)频率分析,即根据实测的和调查的暴雨(或融雪)资料,推算出极为稀遇频率的降水量,一般称为统计学方法。另一种是根据形成暴雨的基本因素──水汽和动力条件,拟订合理的模式,使这些影响因素的指标极大化,取其在气象上所能接受的物理上限值,然后将这些指标组合在一起,构成更严重的、但在气象上和水文上可接受的时序,一般称为气象成因法。此外,还有暴雨移置法等。中国可能最大降水的估算工作自1975年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7年编绘了“中国可能最大24小时点雨量等值线图(试用稿)”以及相应的“中国实测和调查最大24小时点雨量分布图”、“中国年最大24小时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和“中国年最大24小时变差系数等值线图”等。
水面蒸发和流域总蒸发
水面蒸发指某一地区大水体的水面蒸发量,一般用蒸发器测定水面蒸发,但由于蒸发器与实际水体的自然条件不同,器测的蒸发量一般均大于自然的水面蒸发,且随器皿的形式、安装方式和不同季节而异,因此必须通过实验,求出蒸发器的折算系数,以此估算实际蒸发量。另外,也可根据蒸发控制因素的观测资料,即通过水体热量平衡、水量平衡等一些气象、水文因素间接计算出水面蒸发量。
流域总蒸发又称陆面蒸发,一般以E表示。系指流域或区域内水体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散发、 冰雪蒸发和潜水蒸发的总和。通常由流域多年平均的降水量(P)与径流量(R)的差值E=P-R间接求得。流域总蒸发的大小受可能蒸发和供水条件(即蒸发面上可以获得水分补充的程度)的制约。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稀少,可能蒸发率大大超过供水能力,流域的年总蒸发接近或等于年降水量。湿润地区,流域总蒸发和本区的水面蒸发接近或相等。半湿润地区的陆面蒸发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即受供水条件或可能蒸发的控制。就海洋和大陆而言,海洋上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陆上的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因此必需有海洋向大陆的水分净输送。
降雨量在哪里查询
以下是全国未来1-7天的降水分布图:
操作步骤
想要查看全国未来1-7天的降水分布图,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打开气象局官网或其他天气预报网站。
进入天气预报页面。
找到降水分布图或降水预报图。
选择查看未来1-7天的降水分布图。
根据图例来判断不同颜色代表的降水量大小。
全国未来1-7天降水分布情况
根据全国未来1-7天的降水分布图,可以看出以下情况:
第一天
第一天,降水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有小到中雨。
第二天
第二天,降水范围扩大,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仍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也有小到中雨;华北地区的山西、河北等地有小到中雨。
第三天
第三天,降水范围继续扩大,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仍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也有小到中雨;华北地区的山西、河北等地有小到中雨;东北地区的吉林、辽宁等地也有小到中雨。
第四天
第四天,降水范围稍有减小,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等地仍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华南地区的广西、福建等地也有小到中雨;华北地区的山西、河北等地有小到中雨。
第五天
第五天,降水范围进一步减小,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等地仍有小到中雨;华南地区的福建等地也有小到中雨;华北地区的山西、河北等地有小到中雨。
第六天
第六天,降水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等地,有小到中雨;华南地区的福建等地也有小到中雨。
第七天
第七天,降水范围更小,只有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等地有小到中雨。
天气预报里,降水量是一个什么概念?
很多气象数据网站中都可以获取数据
1、国家气候中心
2、?羲和能源大数据平台
3、中国气象局
4、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
5、中国天气网
步骤一:地理位置选择。既可以选择单点数据也可以选择区域平均数据
步骤二:确认数据源。历史数据可选择羲和数源、欧洲中期天气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测数据可选择德国气象局
步骤三:输入想查询下载的起止时间,可选历史40年和未来7日
步骤四:选择所需要的气象数据下载,如降水量,导出小时级数据
步骤五:如需要查询更多数据,可在“更多属性”中进行“检索属性”
天气预报怎么看雨量大小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降水多少的数据。 降水量就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单位面积(每平方米面积)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它的单位是毫米。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在气象上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小雨: 雨点清晰可见, 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 水很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时内 降水量小于 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mm的降雨 过程。 中雨: 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 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 5~15mm 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5mm的降雨过程。 大雨: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有哗 哗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15~30mm或24小时内降水 量25~50mm的降雨过程。 暴雨: 凡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 根据暴雨的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三种。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7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 50~100mm的降雨过程。 大暴雨: 12小时内降水量70~140 mm或24小时内降 水量100~250mm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40 mm或24小时内 降水量大于250mm的降雨过程。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 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2.5 ~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5.0 ~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 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 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降水量测量是一般是用口径20厘米的漏斗收集,用专门的雨量计测出降水的毫米数。如果测的是雪、雹等特殊形式的降水,则一般将其溶化成水再进行测量。
求采纳
天气预报是这样看雨量大小的:中国气象局规定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24.9毫米为中雨,25~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250毫米,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按气象学上讲,所谓雨量,就是在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面上(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雨水深度。雨量是以雨量计来计算,以在平面收集到的雨水深度表示,准确程度至0.25毫米或0.01_。有时亦会以升每平方米(1Lm-2=1mm)表示。在气象统计名词上,雨量又可称为降雨量,即一定时间内之降水累积量,其中,若降水量若小于0.1公厘视为雨迹。